產品搜索
產品分類
聯係我們
電話:4008750250
手機:18066071954
地址:南京市棲霞區緯地路9號
Email: zhangxiangwen@cobioer.com
技術文章 / article
聚焦靶點BRAF——BRAF相關突變細胞強勢登場
原載自:www.mr-eacltd.com[技術資料頻道] 2024-05-16 瀏覽次數:1192
Background
BRAF屬於(yu) RAF家族,RAF-家族包含3個(ge) 成員,其中還有ARFA基因以及CRAF基因。BRAF是最重要的原癌基因之一,負責編碼一個(ge) 傳(chuan) 遞細胞信號的RAF激酶蛋白,該蛋白屬於(yu) RAS-RAF-MEK-ERK信號通路(即MAPK/ERK通路)的一部分。
BRAF基因改變為(wei) BRAF突變、BRAF激酶區複製和BRAF融合三種。BRAF突變最初在黑色素瘤中發現,隨後在結直腸癌、甲狀腺乳頭狀癌和肺癌等多種腫瘤中檢測出BRAF突變。在中國人群中肺癌BRAF KDD比例為(wei) 0.03%,BRAF融合的比例為(wei) 0.04%。在NSCLC中,BRAF激酶區複製(BRAF KDD)和BRAF融合比較罕見,不到0.5%,BRAF突變率為(wei) 1.5%~5.5%,其中以BRAF V600突變最為(wei) 常見,占所有BRAF突變類型的30%~50%。BRAF突變是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預後因子之一。
BRAF突變根據活化的機製不同,分為(wei) 三種類型:
1. Ⅰ類BRAF基因改變(BRAF V600 D/E/K/R/M突變),可導致強烈激活BRAF激酶活性,對EGFR靶向治療不敏感,對BRAF單體(ti) 抑製劑(達拉非尼,維羅非尼和康奈非尼)或MEK抑製劑(曲美替尼,比美替尼和考比替尼)或二者聯合方案敏感 。
2. Ⅱ類BRAF基因改變 ( K601、L597、G464 和 G469等以及BRAF激酶區複製和BRAF融合),不需要依賴RAS的表達激活,對BRAF二聚體(ti) 抑製劑(Lifirafenib,LY3009120和LXH254)或MEK抑製劑或二者聯合方案敏感。
3. Ⅲ類BRAF基因改變(G466、N581、D594 和 D596等),該類突變使BRAF失去激酶活性,需要依賴上遊RAS的表達激活,BRAF抑製劑±MEK抑製劑或BRAF二聚體(ti) 抑製劑±MEK抑製劑或MEK抑製劑無效,可能對EGFR單抗敏感。
研發現狀
BRAF作為(wei) 抗腫瘤治療中一個(ge) 熱門的分子靶點,盡管目前已有20多項臨(lin) 床研究正在進行中,但是其中Ⅱ、Ⅲ期研究仍然較少,高效的靶點抑製劑值得進一步探索。對於(yu) 甲狀腺腫瘤、非小細胞等腫瘤患者來說,成為(wei) 了常見以及必須檢測的突變基因,可見其重要性。
靶向抑製BRAF蛋白的藥物,目前根據其作用機製分為(wei) 2類,一類是廣譜的RAF激酶抑製劑,對RAF各亞(ya) 型、其他激酶如KIT、血管內(nei) 皮生長因子受體(ti) (VEGFR)等也有抑製,具有抗腫瘤及抗血管生成作用,對於(yu) BRAF的突變體(ti) 的類型無特殊要求。例如索拉菲尼(Sorafenib)。
第二類是BRAF V600E抑製劑,對BRAF尤其是BRAF V600E有很高的抑製活性,代表為(wei) 威羅菲尼、達拉菲尼、康奈菲尼等。
針對該突變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可用,但是更精準的靶向藥物還在研發中,開發新型 BRAF 及 MEK 抑製劑、靶向聯合免疫治療、EGFR-TKI 聯合 D+T 三靶治療獲得性 BRAF V600E 突變等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而對於(yu) BRAF基因融合突變驅動的肺癌,目前仍缺乏有效治療方式。
BRAF靶點藥物細胞篩選模型
針對BRAF靶點藥物開發研究的需求,科佰開發了多種BRAF靶點相關(guan) 的藥篩細胞模型,模擬體(ti) 內(nei) 相關(guan) 作用機理,可快速便捷篩選候選藥物、體(ti) 外活性檢測以及放行階段的QC檢測。
部分細胞sanger測序結果展示
Figure 1. Sanger of different BRAF cells.
Figure 2. CTG proliferation assay of different BRAF cells.
點擊查看更多詳情